大力推进云南农业品牌基地建设 |
发布日期:2016/11/15 点击率:15798 |
在四化同步发展的新形势下,云南农业在面临国际国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,敏锐把握形势变化,突破传统农业发展思路束缚,以品牌打造为引领,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战略重点由生产型向市场经营型转型,与时俱进地促进农业发展理念更新、转变工作方式和发展方式,有力地推动高原特色农业跨越发展。 云南地处中国的第四大高原云贵高原,海拔1000-2000米,也是我国纬度最低的高原。云贵高原大致以乌蒙山为界分为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两部分,贵州高原以山地地貌为主。在我国四大高原中,云南高原最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农业的优越地理气候条件。 ——立体气候。由于地处低纬高原,受亚热带季风和热带季风的综合影响,形成四季温差小、干湿分明、气候资源立体变化显著的低纬高原季风气候。 ——热量垂直分布。热量垂直分布差异明显,从河谷至山顶分别出现热带、亚热带、温带、寒带的热量条件,适合各种类型作物生长。 ——光热条件充足。紫外线辐射量大,热量充足,无霜期长,南部边境全年无霜,偏南的文山、蒙自、普洱、临沧、德宏等地无霜期为300-330天,农作物生长光热条件充足。 ——水资源总量丰富。全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,南部部分地区可达1600毫米以上,水资源总量丰富。 ——地貌复杂多样。受第四纪古冰川侵蚀与堆积地貌作用,呈现出高山、河谷、盆地、台地等复杂地貌并存的显著特征。 这些优势浑然集于一体,不仅在全国四大高原中独一无二,在全世界各大高原中也非常罕见。这是造物主对云南的眷顾,也是对在这片土地上从事农业的人们的眷顾。长期以来,云南立足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、地缘区位优势、气候优势、水资源优势、土地资源优势、物种资源优势、产地生态优势、人力资源优势等“八大优势”,坚持不懈地采取做强产业创品牌、挖掘特色创品牌、培育名优创品牌、扶持龙头创品牌、提升品质创品牌、开拓市场创品牌等“六大举措”,发展优势特色产业,告别了亦步亦趋、盲目跟风、简单复制的被动型、跟随型发展模式,迈入了符合云南实际、发挥云南优势、凸显云南特点的自主型发展快车道,培育了一大批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农产品区域品牌,打造出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产业品牌 。 ——做强产业创品牌。紧紧围绕云南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大,打造国内外知名产业品牌。咖啡产业、茶叶产业、橡胶产业、花卉产业等产业已成为国内外知名产业品牌。2012年,全省橡胶面积820万亩、干胶产量40万吨,均居全国第一;咖啡面积134万亩、产量8.2万吨,均居全国第一;茶叶面积580万亩、居全国第一,产量26.6万吨居全国第二;甘蔗面积520万亩、产量2200万吨,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二;蚕桑面积150万亩、居全国第三,鲜茧产量4.7万吨、居全国第五;马铃薯面积1054万亩、居全国第四,鲜薯产量1235万吨、居全国第五;蓝莓、三七、天麻、石斛等新兴产业发展迅猛。生猪存栏4001万头居全国第五、出栏5201万头居全国第九,国家生猪调出大县达31个,居全国第五。肉牛存栏1010万头居全国第三、出栏346万头居全国第七。全省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83万亩,水产品产量达63.8万吨。 ——挖掘特色创品牌。高度重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工作,把云南历史悠久、品质优良、规模影响力大的品种和产品列入地理标志登记保护。培育出如云南普洱茶、宣威火腿、文山三七、斗南花卉、昭通天麻、丘北辣椒等一批特色明显的区域品牌。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挖掘,引入了雀巢、星巴克、雨润、蒙牛、天士力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云南投资农业。建成专业乡镇118个,专业村952个,创建十个全国示范村镇,涌现斗南花卉等地域名牌。 ——培育名优创品牌。大力开展“三品一标”工作。目前,全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规模居全国第二,“三品”认证产品达2000多个。2011年,开展了“云南六大名猪、六大名牛、六大名羊、六大名鸡、六大名鱼”评选活动,评选出30个云南特色畜禽、水产等优势品种资源品牌,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,品牌带动效应明显提高。2008年启动了云南名牌农产品评选认定活动,至今评出212个云南名牌农产品。 ——扶持龙头创品牌。坚持“农业产业化、产业特色化、特色庄园化、庄园品牌化、品牌市场化”的基本工作思路,加大龙头企业、合作组织扶持,对获得相关品牌认定的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给予资金奖励,着力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现代经营理念和能力的龙头企业,做强、做大一批特色鲜明、质量稳定、知名度高、辐射面广、信誉良好、市场占有率高的名牌农产品。全省县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2500户,其中国家级26户,省级441户,州市级1053户,县级980户。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50亿元,亿元以上企业达160户,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300亿元。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1.6万个,注册资金135.2亿元,登记社员35万户。 ——提升品质创品牌。用标准提升特色,用标准壮大品牌,用标准增强竞争。云南农业标准化推广位居中国西部省区第一,作为唯一省级部门获得省政府标准化贡献奖。截止2012年底,共制定农业地方标准累计达1100项,建立了10个“云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县”和20个“云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企业”。全省“三品一标”发展快速,目前全省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规模达4850万亩、12543万头(只、羽),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、绿色食品、有机农产品认证产品达2160个,认证产品实物产量达950余万吨,登记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33个,获得省以上名牌产品或著名(驰名)商标的龙头企业达506个。农产品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5%以上、水平居全国前列,是未发生重特大质量事故的四个省之一。 ——开拓市场创品牌。农产品市场营销是将资源优势、生产优势和品牌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,将更多的农业产品转化为商品,提高农业的商品率、实现品牌效益的重要措施,也是政府部门为农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。2006年以来,我厅通过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、上海生态农产品推介展、香港美食博览会、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及中国绿色食品、有机食品博览会等平台,着力打造“绿色云南,生态产品”整体品牌,在国内外树立了云南农产品安全、优质、生态的良好形象。六年间各类展会参展企业近一万家(次),参展产品 20多个大类6000多个品种,累计实现各类意向协议金额达870亿元。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农产品推介活动,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持续快速提升。我省农产品出口已达100多个国家和地区,云南蔬菜已占供港蔬菜30%以上,供港蔬菜量全国第一位。农产品连续多年稳居全省第一大宗出口产品,直接出口额连续多年居西部省区第一,出口市场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2012年,全省农产品出口额达20.4亿美元,进出口贸易顺差达4.6亿美元。 品牌是产品和企业核心价值的体现,是识别商品的分辨器,是质量和信誉的保证。大力推进农业品牌建设,对实现农业专业化生产、标准化控制、产业化经营、品牌化销售、社会化服务,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具有重要的作用。今后,我们将围绕“丰富多样、生态环保、安全优质、四季飘香”这四张名片,坚持“农业产业化、产业特色化、特色庄园化、庄园品牌化、品牌市场化”的基本工作思路,努力打造云烟、云糖、云茶、云胶、云菜、云花、云薯、云果、云药、云畜、云鱼和云林“12大高原特色农业品牌”。充分挖掘“云南六大名猪、六大名牛、六大名羊、六大名鸡、六大名鱼”优势品种资源品牌价值,加大名牌农产品的营销推介力度。 云南是个农业大省,农业的发展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品牌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,市场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,只有把握住这一潮流,才能实现云南农业的跨越式快速发展。 |
【打印此页】 【返回】 |